自“十二五”规划以来,连续三个五年规划中都提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建议稿》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
等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始修订,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大产业,取消了“数字创意”产业,调整为“九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开放融合发展为发展方向,以筑牢产业安全体系、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核心任务,以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大攻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导路径。引导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深层面上融合。通过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的主方向、主阵地、主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对我国新阶段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带动力量,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数字化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培育、制度建设仍不完备。数据采集利用的相关权属不够清晰。企业能耗与排放数据的采集、交换、运用受到标准和使用规范缺位的制约。数字化发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培育不充分。特别是数字化转型人才方面,既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人才紧缺是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挑战,而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中,更需要“数字化+绿色化+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产业技术基础不够完善,产业链存在明显短板。虽然我国拥有较为齐全的工业品门类,但在部分门类的细分领域,一些关键产品目前仍无法生产,或者在良率、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例如,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等领域产业基础薄弱,先进工艺应用程度不高,核心基础部件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在核电领域,受制于我国工程基础方面的因素,部分满足核级标准的仪控系统、大型核电分析设计软件尚依赖国外。
美国通过科学技术领域“精准脱钩”、产业制造领域“低端锁定”、智力环流的“人才限制”、金融投资的“双向封堵”对我国进行遏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实施“小院高墙”的科技竞争战略,更加突出政府主导、盟友协作、精准定位等特征。拜登政府在芯片及其制造设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华“脱钩”。在技术管制上,管制范围从军用技术、关键技术扩大到基础技术、新兴技术,特别是在半导体、信息通信技术、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航空设备等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打压我国科技进步。美国在供应链上推动友岸外包,通过供应链多元化方式部分替代中国供应链。
一些地区存在同一产业重复布局、缺乏整体统筹的情况。以新材料产业为例,一些地区发布的新材料产业规划未充分立足自身条件及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和差异化分工,存在趋同现象。相关材料产业布局缺乏顶层设计和市场分析,宏观统筹协调不够,盲目跟风式投入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影响了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状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及其增速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不断增强,在全国东、中、西、东北部四大区域多点开花,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涌现,空间分布格局逐步显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1—8月,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有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今年以来,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央企所能,国务院国资委优先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会同有关企业深入调研、编制方案,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并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筹设专项基金,推动企业在优布局、上规模、提水平上持续发力。
为掌握工作成效,国务院国资委还委托国投集团设计了“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据了解,该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次,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勾勒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景图”,引导发力重点。
打开格局、转换思路、突破路径依赖,从更高维度更广视野谋划企业未来发展道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更具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布局和结构。
坚持长期主义投资,加大多元资本投入,发挥关键人才作用,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形成体系化产业布局,切实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产业安全。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金有机衔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新动力不足障碍和成果转化应用瓶颈,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和技术储备基础。围绕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动力,在市场机制、管理体系、包容机制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构建更加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
系统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建立大中小企业有序竞争、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