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news and information


米乐M6官网别用“电影市场脱殖指数”包饺子了

2024-12-03 12:42:30 | 来源:米乐m6米乐平台 作者: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最近两年,一份“全球电影市场脱殖报告”在网上被广泛传播。而在情报君看来,抛开立场问题,仅从数据层面分析,这套理论就是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体系和采用不可靠的数据做支持的。

  这报告中作者认为大家观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电影是一种“文化殖民”,粗暴的认为美国电影在全球受欢迎是对全球的殖民,这一粗暴的定义令人难以苟同。

  现代“文化殖民”即Cultural Colonialism概念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通常指利用经济优势、媒体力量和暴力来实施使帝国主义合法化的文化霸权制度。关于电影的“文化殖民”研究不算冷门研究方向,但学术上从未有过对全球范围直接进行“文化殖民”考证,一般是通过某一地区因殖民等历史原因出现该现象展开研究。之所以学界以较为审慎的态度研究,是为了区分另外一个概念“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即随着经济全球化交流频繁,各国不同思想、意义和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现象。

  从历史上来说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无论是包括主义国家在内的欧洲的观众、还是生活在上海、香港的中国观众,大都热衷于观看美国电影。当时美国并不能称得上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但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业通过富集欧美拍摄、编剧乃至科技人才的走在世界前列,可以拍摄出当时最精美的画面、采用最高端的技术吸引观众。和“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走向全世界类似,美国电影当时依靠“更好视觉体验”称霸全球。

  1963年根据MPA统计好莱坞七大公司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片租(分账收入)达2.93亿美元占市场总份额(不含社会主义国家)的60%,到了2023年根据Comscore统计好莱坞六大(含狮门合作公司)海外票房收入达112.1亿美元占国际市场总份额的45%,毫无疑问好莱坞电影长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但这并不代表许多国家观众乐于观看好莱坞电影是“文化殖民”,从逻辑上来说这种现象更符合“文化全球化”

  因为在多数国家美国电影的肆虐并不是通过暴力手段,而是通过质量攻占市场。早在1956年好莱坞电影《十戒》的制片成本就超过1000万美元,到了1980年每年好莱坞1000万美元以上成本的电影就超过10部,而当时中国电影的平均制片成本也才112万人民币(中影数据)。1993年好莱坞的平均制片成本上升至2990万美元,而当年全年票房也才13.43亿人民币,还不到6部成本。现如今一部B级电影成本都是8000万美元起步,2亿美元以上的大成本电影一年超10部。好莱坞电影拥有几倍、几十倍于各国电影的成本,优秀的视觉效果获得更多观众是正常的市场反馈。

  一般区分“文化殖民”和“文化全球化”是在于,殖民破坏了文化多样性消灭当地文化,好莱坞电影显然不具有这种特质。作为全球“美国化”(Americanization)的一部分,只占据全球美国市场份额一半的好莱坞电影并没有“替代”外国文化功能,更多是将美国的文化作品向全球展现。好莱坞电影也不是一个整体,不是只有扬美国主旋律功能。有十多万编剧、数千名导演为好莱坞工作,产出了大量不带有明显“普 世价值”的剧情片、爱情片、恐怖片乃至战争片等产品。可以说每部电影价值观都因主创人员不同而变化,所以也不具备“有意”冲击其他文化价值观的属性。

  可以明确地是,好莱坞电影的确拥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我们可以很明确看出它主要是通过高产量、高成本的视效吸引观众眼球。从宏观上大多数地区本土电影文化依然富有生命力,并没有因为好莱坞消失,反而在和好莱坞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这篇报告里长篇累牍的讲述了所谓“脱殖指数”的计算过程,但归结起来就是以100为满分,计算出票房前十名中本土片数量占比以及本土片票房占比的平均数。在我看来这个计算方式相当可笑,仔细分析公式就会发现看似复杂的公式只分析票房最高的影片,而对支撑电影始终的大量腰部影片视如无睹,也不能把握市场观众整体的观影习惯。

  一般业界研究而言,我们通常用本土片占市场票房份额,即“本土片占比”来进行考量的某一市场在地电影业的发展情况。因为只计算前票房几名数据很容易进行失真,无法客观的展示电影受众及喜好情况。

  以德国为例,根据FFA统计,过去两年以人次计算本土片市场占比分别为24.3%和27.0%,但均无本土电影打入年度前十。若是把统计范围下拉倒年度前100,则分别有19部和23部进榜。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最近两年爆款本土片偏少,但在以康斯坦丁公司为首的德国制片业产能稳定,充足的腰部产出保证德国观众可以轻松欣赏本土电影。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德国电影在前10名中出现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15年和2013年,均有3部电影上榜,而当时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7.5%和26.2%,和前两年并没什么什么差距。

  而北欧诸国本土片市场占比也只有20%出头,但是由于影片生产数量少头部表现实力较强。如芬兰市场占比21.3%、丹麦占21.4%、挪威占23.7%,但它们均有4部本土片打入年度前10。越南本土片可谓强的可怕,一年50多部商业片几乎都能收回成本,去年票房最高的7部电影均为本土片,但因产量问题大盘市场占比不到6成。

  可以很明显看出,只计算头部影片进行推及会明显忽视本土片整体表现情况,特别是还有好莱坞视效的平均票价要高于本土片等外部因素干扰,不公平的比较自然难以得出准确的结果。

  电影拍摄,尤其是商业电影是一个数千人乃至数万人工作内容的集合,是需要足够的人口和经济条件作为支撑,人口较小的市场、以及经济不佳的市场当然性的缺乏稳定的商业片产出环境,自然不会出现市场霸榜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电影文化受到所谓“殖民”入侵。

  以爱沙尼亚为例,这个133万人口波罗的海国家每年不过50部平均影片产量,而且三分之二是纪录片和动画短片,过去5年包括合拍在内的故事片分别为12、15、12、15、13部,其中还有一些没商业预期的文艺电影。但即便如此历年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本土片都有2-4部入围,尽管选择很少但爱沙尼亚观众依然非常积极支持本土电影。2019年本土剧情片《线万欧元打破票房纪录,是《复仇者联盟4》票房63.3万欧元的2倍还多。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可以参考阿根廷,实际上自1962年以来阿根廷市场的本土片占比就长期处于20%以上,大量的西班牙语阿根廷片远销整个拉美西语区,同时也带动着文艺电影的发展。根据阿根廷电影先驱报统计1993年阿根廷电影本土片市场占比尚有23.4%,这还是被视为好莱坞全球化灯塔的《侏罗纪公园》横空出世的情况下。2013年阿根廷院线部阿根廷片进入年观影人次最高的15部电影中,但到了2023年则只有1部,而且这部影片《我相信》还是为阿根廷世界杯夺冠庆祝的纪录片。

  究其原因由于经济持续恶化,2023年阿根廷制作的中等成本电影仅有22部低于2013年的45部,且合拍偏多更倾向文艺类型,一年片单中有商业大卖潜质的喜剧片只有4部而已。随着米莱砍掉电影拍摄辅助金和放人汇率失控,接下来阿根廷自然会出现无片产出、无片可看的窘境,本土片市场占比自然只有不断下滑一条路。但在流媒体平台可以看到阿根廷民众对老片、欧洲电影乃至日韩电影也非常有兴趣,并没有完全倒向好莱坞。

  某一地区的本土片占比受到人口、经济限制颇多,就像很多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本土片占比甚至是0%,因为当地根本没有能力拍摄可供商业上映本土电影。但你能仅凭这一点就说他们被“文化殖民”了么?他们还拥有多种其他娱乐手段以及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只能说在电影层面因经济因素缺乏市场竞争力。

  在很多文化融合市场,如果只考虑本土片占比的话,会对同源流电影的表现出现低估和不正确认知。以阿联酋为例据统计去年当地有1013万常驻人口,其中有280万印度人、129万巴基斯坦人以及75万孟加拉人,这部分印度电影主力观影人口占总人口的48%;与之对应本国人口近117万占比才12%。由于当地阿拉伯语商业片产量低1年只有2-3部,再无爆款情况下去年占比仅3.3%,但如果算上埃及和沙特等地阿拉伯语电影也就近10%份额。而印度片更是威猛,去年市场占比达44%力压好莱坞电影的42%,观影人次最高的10部电影中有6部印度片,无论从什么纬度分析都称不上入侵。

  根据大马统计局数据2023年马来西亚人口比例分别为70.2%马来土著、22.6华裔、6.6%印裔和0.7%其他族群,此外根据印尼大使馆统计还有相当于总人口4.5%的印尼劳工。而透过大马电影发展局数据,去年大马各电影比例分别为本土片(马来语为主)17.3%、华语片12.6%、印度片10.9%、印尼片4.3%以及英语片52.1%。只单纯从本土片比例来看不高,但考虑到有2个州属因宗教原因禁止电影放映,实际上当地观众一半看母语电影、一半看好莱坞片,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很好的比例。

  另一种类型就是瑞士这样多语言区市场,从电影发行角度整个瑞士被分为德语区、法语区以及意大利语区,这几个区电影发行工作各自独立又和领国相同。例如德国上映的德语新片往往同步在奥地利和瑞士德语区同步发行,而瑞士法语区电影院片单和巴黎电影院一模一样。文化高度相似、高度融合给电影业带来了相当影响,除非是需要拨款支持的文艺电影,从事商业电影工作人员大都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工作。是故本土片因产量不高占比仅有5.9%,但各类欧洲电影的市场占比则超过3成。

  此外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种和美国文化有较高相似性的国家,其本土商业制片业发展不独立是可以显而易见的。去年英国单独制作电影市场占比仅3.8%,但包含合拍片的狭义市场占比则上升至10%。如果再加上因为在英国取景、英国公司参与后期制作而获得英国创意产业税收减免的电影,这个比例快步走到37%。英语区国家的导演、人次因为虹吸效应被好莱坞天然吸纳,同时好莱坞电影对于本地人来说也不被视为“外国电影,本土片市场热度不高表现平平也是正常现象。

  总而言之不同国情要不同分析,粗报的本土占比衡量某一地区电影市场是否被“文化殖民”,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粗暴行为。

  除了研究方面的种种问题外,这篇报告的数据准确性问题格外严重。去年我们曾发布文章“不统计中国票房,BOX OFFICE Mojo是歧视吗?”详细说明了该平台数据的不可靠之处。实际上该报告发布了几乎每个表格数据都存在问题,大多数市场的票房前十的名单是存在错误的。目前较为真实的表格数据,因为太过于庞杂并且我们是付费进行有限使用,因此各市场具体数字无法贴在文章中,如果有兴趣了解的读者也可以在后台与我们留言讨论。

  *英国本土占比中的本土片包括通过“Cultural test for film”进行税收减免的合拍片;

  由于哥斯达黎加数据在发行中与中美洲其他市场合算,目前2023年单独统计资料尚未出炉。根据统计2020-2022年本土票占比分别为1.3%、1.6%和2.3%;‍

  由于代表斯洛文尼亚的票房统计机构CENEX未公布官方正式排名,故未列出单片数据。根据非官方数字《芭比》以12.2万人次和88.3万欧元拿下冠军,本土片《Butterfly by Alen》以6.38万人次和31.8万欧元排名年度第4.

  整体来看,所谓的电影市场脱殖指数,无论是其定义、计算方式、合理程度还是数据来源,都存在较大的错误。如果用来在小圈层内自嗨倒也无妨,如果真的要拿到台面上进行正儿八经的讨论,那就太贻笑大方了。


米乐M6官网